大学前三年的流水账

Table of Contents

首先在开头提醒未来保研的学弟学妹,一定要通过提前联系一些学校的老师给自己有个定位,特别是在大一的时候因为竞赛或者种种原因没有取得高绩点但是专业能力较强而在Rank上无法体现的同学。而保研签卖身契如果自己不打算鸽一定要非常非常慎重。

自己的经历从大一说起。

大一

大一的时候对计算机领域研究了解太少了,看大家都在卷AI以为科研就只有AI相关,但自己又特别不喜欢这个方向,于是当时对保研的想法就是能保就读个划水专硕混学历,若不能保就直接去大厂。然后大一上进来期中考试高数还考了班上120多人内的第3名,就觉得自己没必要把绩点卷成这样,当时恰好自己对高中的OI生涯结果不满意(NOIP省一),于是大学便想继续在ICPC/CCPC(以前称为ACM竞赛)完成自己的遗愿,随后就把重心放在了这些比赛上。

然后很快,大一后半学期在学业上开始摸鱼,竞赛训练倒是更加频繁了,期末考也远没有期中考那么好了,特别是历史课和英语课因为没重视加上自己本来不擅长拖了很大的后腿,最后那个学期大概排名刚好20%。

然后到了大一下,又开始揽了更多的比赛并在自己加入的组织承担了更多的工作。后来有一件事情彻底改变了学习的状态。当时给那届CQUPC(重庆大学程序设计大赛)编写了Web报名系统以及负责了群发短信通知的工作。结果当时需要群发短信通知的日子刚好是比赛前一天晚上,而当时恰好高数老师需要补进度连补了四节课,而我当时给那个比赛编写的群发短信脚本又出了问题,在上课时间一直在折腾这事情,但毕竟当时就得通知到,无论如何都得发出去,最后原因在于被运营商限制了,找了客服解决,但后果是我落下了一晚上的高数课。

至此以后,我高数课就再也听不懂了,而当时各种比赛的压力也日益繁重,当时除了*CPC的日常训练外还报名参加了一个微信小程序的比赛,导致各种压力在一起一直没有挤出时间补上那一晚上落下的高数课,于是过上了抄作业的生活。结果在期末考前三周,连续参加了CTF校赛、ICPC南昌邀请赛、四川省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还在那个时间赶工交了微信小程序作品,结果期末复习也真的来不及了,最后那个学期绩点非常惨,四分制GPA直接掉到2.8,感觉自己已经保研无望了。而现在回头来看,当时取得的竞赛成绩在后来都有更好的替代了。

期末结束,开始了计算机类专业分流,我们这一届也是第一届专业分流。当时教务老师明说了我们这届开始保研的时候按照全学院拉通排名,不分专业,因此大家选择专业的时候也主要跟随自己兴趣为主,但大多数人还是选择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然后我当时报名了计科卓越班的选拔,虽然我当时绩点不高但是大一上成绩其实还行,且靠着比赛经历的加成(感觉主要是省程序设计大赛的金牌),还是通过了卓越班的选拔面试,进入了计科卓越工程师班。不过这一选择也成为了我在大三时破防的一个点,若当时没有通过,我可能选择的是信息安全。

大二

经过了绩点倒闭的大一下学期,大二就彻底对GPA躺平了,把心思全部放在算法竞赛上。当时基本每周和队友开1-2场5小时的模拟训练赛外加自己训练以及补题。最后结果还是不错的,在当年的EC-Final上拿了银牌,并且最后最难的那题三个人都有各自的贡献,也在最后10分钟评测机不堪重负等不来结果的时候我们把可能错的位置全部都改一遍,最后终榜出来发现那题过了,尽管那题不过也是银牌,但是总算是对这场比赛没有任何遗憾了。

然后大二下因为疫情在家生活节奏不太适应,又每天晚上被父母拉着出去锻炼身体占用了许多时间,所以一事无成,这个学期就到此为止吧。

唯一需要铺垫的事情是大二下的时候第一次参加了CET-6考试,因为大二上ICPC Asia EC-Final时间与CET-6冲突了,然后第一次参加也没重视就想看看当前水平,就裸考了,最后成绩是350多(具体多少忘了),总之是非常倒闭。因此就打算大三竞赛打完好好补一下英语的短板了。

大三上,突然可以单列保研

到了大三,开学的时候和室友组队参加了数学建模竞赛,结果恰好遇到了一个我非常擅长的问题,是一个图论题,然后我就拿着之前参加算法竞赛攒下的DP+网络流知识搞出了一个非常好的结果,队友也拿强化学习做了一部分,且这些算法结果好又可以把算法写的非常详细,最后我们获得了全国一等奖。按照当时已经符合学校的单列保研标准了。当时也非常高兴自己可以去混个学历了。

大三上,突然有志于系统结构方向科研

但也很快,就在这个学期,我们当时有一位助教在做操作系统的教改,把清华的uCore操作系统实验引入了我们学校,然后我当时看了指导书后对OS非常着迷。特别是把那些实验自己读代码读文档后补全代码做完以后发现自己对计算机系统的认识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特别是搞清楚了内存管理后,开始理解了为什么像Java这样需要GC的语言在某些场景具有优势,觉得一下子思维都开阔了。于是发现自己找到了自己真正喜欢的东西,计算机底层的相关研究,或者说体系结构。于是开始有了好好做研究的想法,从曾经只想读个水专硕变成了想直博认真做研究。

大三上,突然保研政策修改,破防了

但是很快,一个晴天霹雳到来,保研政策突然发生了变化,因为之前获得过ICPC Asia EC-Final银牌与数学建模国一能够在当时的政策获得单列保研以及0.4的保研绩点加分。结果新政策取消了单列保研,且竞赛加分上限0.2。但是由于我大一下严重拉胯的GPA,当时裸绩仅有3.29,加上0.2也完全够不上保研线。而又关注了一下考研的情况,发现考研多数只有专硕,基本很难走在科研的道路上了。

然后由于当时的保研政策是征求意见稿,于是我就给校长信箱写了信,同时也把这些意见投给了教务处。大概内容就是我认为高含金量竞赛是值得高加分的,也举了学长因为参加这些比赛认可度很高,即使在保研人中很低的GPA和Rank也保了科大、北航的例子,且毕竟自己大一下、大一暑假、大二上这段时间训练确实非常苦,占用了大量的学习时间。希望恢复竞赛加分到0.4,如果能够恢复单列保研更好。

不久后收到了校长信箱回复,告诉我“取消单列保研是教育部的规定,请你理解。”而完全略过了加分的事情。结果再次破防了。

事后好好计算了一下,如果我连着两个学期都满绩,GPA能卷到3.51,而如果竞赛+0.2能到3.71的话保研还是非常稳的。于是就开始了自己的内卷生活,也退出了*CPC竞赛,同时当时本来打算准备的英语六级也搁置了。而自己大一下的期末因为比赛弄的没时间复习鸽了六级,大二上因为时间和EC-Final直接冲突鸽了六级,大二下又抱着裸考试试看的心态没有复习,结果六级没过,自己也知道没有CET-6对保研影响非常大,但为了先保保研资格,只好先把时间花在内卷上了。

后来那个学期成绩总体来说还行,就是NLP课未知原因被扣了大量的平时分,以及软件工程没考好,其它课都取得了90分以上的满绩,再加上比赛又有一些之前能力延续下来的成绩(再次程序设计省赛金牌然后CCPC银牌),综测直接年级第三。但那个学期因为六级再次裸考,最后考了个405,还没达到许多学校保研夏令营的要求。

大三上还有一件非常出色的成果,当时有一门硬件综合设计的课程,是我们写一个MIPS CPU(RTL级别),然后基本要求是能跑通NSCSCC比赛的功能测试。结果当时第一节课上,本来这门课要求的是2人组队,结果钟老师提出我们如果有想挑战高标准的同学可以组一个4人队去冲更高的目标,例如运行操作系统。我当时心想操作系统实验我这么熟悉,主要还是CPU硬件上要做好异常处理以及MMU(对于软件定义页表的MIPS就是个TLB),于是我便与之前参加NSCSCC比赛的同学组了个队。然后便在他们之前参加比赛的CPU上开展了后续的工作,完成了TLB的设计以及CP0中所需功能的加入与调试,还修了一些CPU原本的Bug,在仅有2周时间紧张的压力下最后还是成功在我们的CPU上跑通了uCore系统。这件事情也获得了学院的奖励,也是学院首次在硬件综合设计课程上发出奖励。

而这件事情当时被我一个朋友(twd2)得知了,于是开始给我推荐之后的保研去向。最后推荐到了他目前所在的实验室,实验室大方向是软件与系统安全,小组内做了大量软硬件协同的安全研究,而我自己在之前做OS实验和造机课程的成果刚好和这个非常match,于是就联系了老师入了组,开始线上实习。

大三下

开学的时候前五学期排名出来了,GPA 3.41,年级排名33%。如果考虑加分然后别人都无加分的话是18%的位置,由于别人的加分太难考虑了,实际应该是20%+,总之继续考虑别人放弃的情况大概是没问题了,但为了以防万一这学期依然是必须卷。

大三下本来其实只需要选10多个学分就可以了,但我为了提高绩点,选满了学分上限的课程。后果就是每周需要大量上课。而为了保研夏令营能够拿出一个能拿得出手的英语成绩,选择了转战雅思。

刚开学一个月确实学习了大量的英语。但从4月中旬开始,各项课程的作业和实验开始涌现,且自己为了保证绩点又需要在这些作业和实验上大量内卷。而当时编译原理一次实验基本都要花掉完整的3天的时间,但这门课却又是这个学期平均分最低的课,且这门课的实验我更愿意称为形式语言与自动机的实验,也就是编译器的前端,它的后端要求即便做到最高也非常简单。所以这门课的实验卷起来其实除了拿高分外也并没有太大的帮助,特别是对于未来研究生阶段。

但是很快,我发现每次卷这些实验,尤其是编译原理,占用了大量的时间,因为选课多本就时间不多的我遇上这些更是雪上加霜。

然后就在四月底,我们学校组织了一次保研宣传的年级大会。这时有学长宣传了他们的实验室,这所学校我在后文称为某校,且他们非常自由,只需要通过实验室考核就可以获得那所学校的Offer。而我考虑到若继续学英语的话可能导致没时间卷各种作业和实验,若绩点没有全满绩可能导致保研资格都丧失。且他们实验室似乎非常想收我这样的同学,因此我就考虑后续直接去这个实验室,这样我就能把所有精力都放在卷绩点上了。因此后来及时联系好,通过了实验室的考核,签了协议。

现在回头看,我也不知道这个选择好不好,而且我最后还是把它鸽了。

自从5月份开始真的开始精力魔鬼生活了,每天为了卷作业和实验花了大量时间,而且还要承受比别人更多的考试压力。好在最后成绩不错,这个学期只有一门信安基础88分,其它都是满绩90分以上。而之前最担心低分的编译原理考试也非常简单,加上我的实验非常卷,结果直接来个98分,但其实看到这个成绩我并没有开心,反而后悔自己之前卷了这么多,要是把卷这门课实验的时间花在学英语上可能就大不一样了。

大三暑假,学校保研政策制定没考虑专业分流新情况,继续破防

而很快期末结束,不用继续卷GPA了,闲下来有时间,开始仔细浏览一些保研政策,这个时候看到学院的推免细则我再次破防了。上面的保研基本条件写着GPA专业排名前40%(这里不含加分)。尽管之前我也在学校的文件注意到过这个,但由于教务老师一直强调的是学院拉通排名,不分专业,因此我一直这个文件所说的专业指的是保研排名的基本单位,对于我们学院也应该就是全年级拉通排名。后来我就咨询了教务老师,教务老师去问了教务处,答复是还是按照专业排名。且教务老师说向教务处争取过,教务处不同意对于我们这种按年级拉通排名确定资格的学院在基本要求上按照年级排名进行。

而我又去看了之前的排名表,若按照专业算,我排名为46%。但这一结果是专业分流导致的,我的这个GPA若当时选择信息安全或者物联网专业,都是妥妥的前10%,甚至在物联网能排专业第二名。

因此我就觉得这一旧政策,在面对我们第一届大类招生然后专业分流的情况下,非常不合理,于是再次写了校长信箱。结果一个暑假也没有等到校长信箱的回信。

当时也因为这个原因,我一个夏令营也没投,一个是当时和某校的实验室签了协议,我鸽了不合适,还有就是小学期有3个学分,且打分主要按照出勤进行,若参加夏令营被扣分而没有满绩可能导致真的专业排名进不了40%导致无法保研。

当时也有我一个朋友把他联系的计算所老师推给我,虽然没报名但想让我去霸面,但我后来加了微信没有联系。此外也有一些认识的老师抛出橄榄枝,但我最后都以各种原因拒绝了,主要还是觉得当鸽子不合适,且夏令营时间与小学期冲突,不希望小学期差了那么点分失去保研资格。

暑假小学期7月底结束后就开始了NSCSCC比赛速成,以及实验室实习自己做的这部分的论文写作。最后NSCSCC比赛时间实在不够,很多该调的Bug没调,该加的指令没加,性能在架构已经输了的情况下又没有时间继续优化,最后拿了三等奖。

大四开学

开学之后首先迎来了好消息,前六学期专业排名39%,年级排名28%。加完分之后保研肯定是稳了且绰绰有余,且专业40%也保住了。

后来到了9月,某校给我发了复试成绩合格的文件,但我注意到上面写着,我要在推免系统开放后及时报名,且名额先到先得。然后我又回去看我之前签的协议,只要求了我必须填报这所学校且作为第一志愿,并没有保证我一定被录取,我由此开始紧张了。再后来,某校的预推免又发了大量的Offer。当时辅导员问下来我们全年级都有10个同学拿了这所学校的Offer并且是准备去的。于是我更加紧张了,虽说本校是个(末流)985,但我的Rank实在是太低,很担心某校招办操作的时候就把我鸽了。

后来又继续和一些学长聊了聊。发现其实考虑博士换地方读普博机会很少,且时间成本很高,再加上自己喜欢的系统相关方向其实出成果没有那么容易。毕竟在实验室实习也知道,一个简单的想法去做实现都要做小半年时间,并且还有idea倒闭的风险。普博的时间又短,延毕概率非常高。而且之前和某校签协议的实验室,它的研究方向我实在不喜欢,只能说没有AI相关让我那么讨厌,因此我非常担心我硕士期间做不喜欢的方向出不了好成果。而在某校那个实验室继续读博,继续做自己不喜欢的方向的科研我是非常抗拒的。

因此当时结合某校自己超发Offer也要鸽学生,且协议又是霸王条款并不保证签了协议的学生一定录取,再加上超发Offer说不定还要鸽我,我就决定先鸽了它,在本校找自己喜欢的方向保底,然后预推免冲一下之前寒假实习的实验室老师在信工所客座教授的名额,并及时告知了某校的签了协议的实验室。

后来某校实验室并没有很想挽留的意思,画了些饼,然后说让我考虑考虑,然后一天后就把我踢出群了,但那样我也舒坦,说明这个名额给别人了,并没有对他们招生造成影响。

后来本校这边我喜欢的方向的实验室似乎非常希望我留下来,之前几位老师都找我做过思想工作,并且自己有直博的打算,因此询问了老师,老师也答应了给直博。

决定保研去向

而后来到了9月27日,就在开始填保研志愿的前一天晚上,突然收到了信工所的邮件,通知我面试。

但我当时9.28日就必须确认本校,且询问了老师能不能让招办等我,因为本校直博的名额基本上也用不完。结果答复是不行。

后来为了求稳,最终决定还是本校直博。主要考虑是一定能做自己喜欢的方向。学校的title确实是一个问题,但是说重大再差好歹也是985双一流A类,我也相信可以用一定的成果来弥补。且之前实习的实验室也非常欢迎我继续合作,这也让我放心自己的选择。

不过好笑的是,最后我刚开始签了协议的某校真的鸽了大量学生,保研交流群当时一篇哀嚎,知乎上也大量讨论,为了保护隐私具体某校是谁就不提了(我也不希望出现在评论区)。

其实现在回头来看,在这个没有考虑专业分流问题的保研基本要求政策下,大三下做的任何一个可能略微影响绩点的决定都会导致失去保研资格,无论是继续学英语导致没空卷绩点,或是报名了夏令营小学期请假被扣分,所以或许这就是命运吧。

希望未来能享受自己喜欢的方向上的科研过程,做出一些能让自己为之自豪的成果吧。

15 Responses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Back to Top